首页

长沙艾玛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9 22:53:34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35842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讲习所·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共建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韩劲红表示,中国美术馆举办“为新时代人物塑像”2023年教师节专场活动,用艺术之美诠释师德形象,以实际行动致敬广大教师。希望社会各界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共同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为支撑中国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说了两个亮眼数字: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有1100多项由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牵头负责。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不仅要着力造就尖端人才,还要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微光成炬、凝成星河,创新的智慧和力量也在平凡人攻坚克难的奋斗里。

高质量的“双向奔赴”!中非合作未来如何开展?带来哪些新机遇?

张斌在会上表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攻坚突破方面,辽宁省民政部门肩负着民生兜底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等重要职责,需要民政部门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发展大局,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攻坚之战中彰显民政部门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杭州亚运会全红婵夺冠后比心:感谢观众加油助威

“习近平主席为人民谋福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倡导和平而非战争、合作而非对抗、创造而非破坏,为世界做出了榜样。”卢拉总统的一席话,道出世界很多国家共同的感受。

港澳会客厅丨杨政龙:“杨受成儿子”的光环不能改变 要将优势发扬光大

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美方表示致力于深化与日本、菲律宾的海上安全关系,以及声称将对中国所谓“攻击”作出回应一事提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